【情緒教育】90後女生設網上情緒教育平台 寓遊戲於學習化解親子矛盾

升學教育

發布時間: 2020/07/06 15:30

最後更新: 2020/07/06 19:40

分享:

分享:

Ms.Chan Chan謂自己經歷讓她關注家長教育,尤其是關心兒童心理成長和精神健康。(黃建輝攝)

透過做手工與玩遊戲,原來也可以了解小朋友的情緒。情緒教育Ms.Chan Chan專頁版主陳彥君,因小學階段已眼見父母因教育ADHD弟弟,而壓力重重,希望長大後修讀心理學系,幫助社會人士認識情緒教育重要性。她認同情緒教育課程成本高,但第一步教育孩子去學習辯認情緒,只需要紙碟加一點顏色卡紙,已可做到。

Ms.Chan Chan是澳洲國立大學心理學系榮譽學士,2月成立Facebook專頁「Ms.Chan Chan情緒教育」,分享她設計的遊戲和手工資源,鼓勵親子一起進行情緒教育小活動,建立正能量。她期望日後能推動低成本的情緒教育工作坊,幫助基層家庭認識相關知識。Ms.Chan Chan剛入圍今屆「今生不作機械人夢想計劃」10強,她曾參與過不少義務工作,如早前為精神復康人士舉辦的情緒社交計劃,更一手包辦海報設計、課程編排。

疫情期間,Ms.Chan Chan見到英國兒童醫院重症科護士Molly Watts,在疫情下為減低兒童焦慮而創作繪本,感到很有意思,花了3星期向對方取到中文繙譯授權,同時先後聯絡衛生署及相關部門核證資料,讓本地兒童可閱讀好書;現時一位職業治療師更以童書製作故事YouTube,令大家都很有滿足感。

專頁內有英國繪本的中文版,故事最近由一位職業治療師Annie姑娘進一步製作簡單youtube動畫版。(黃建輝攝)

過度困境

Ms.Chan Chan謂入讀心理學系易入難出,笑謂第一年有400名同學,到最後一年班內同學只剩下40名。而她修讀完3年學士後,再攻讀一年榮譽學士,那年她曾研究精神復康人士家屬所面對的壓力,需要尋訪社區中的精神復康者及其家人訪問。

他們的故事令我很傷感,精神康復者家庭在融入社會上往往面對很大的困難,礙於精神病的污名,家屬覺得自己無從宣洩照顧的壓力,讓他們感到很無助!

「Ms.Chan Chan情緒教育」包含免費遊戲和手工資源,同時教育公眾正確的育兒知識,望帶動社會重視家庭的心理健康。(黃建輝攝)

Ms.Chan Chan笑謂自己出身幸福之家,但相差8年弟弟自幼受ADHD影響,長期被學校投訴,令父母壓力重重,也感染了她日後對推動普及的情緒健康充滿熱誠。

父母因要照顧弟弟,已用盡所有時間心力,我也不想他們再掛心我,故自幼已學會獨立……弟弟中一開始先後看過中醫、音樂治療,任何方法都試,到中三確診ADHD,那年間大家仍忌諱精神科,幸好服藥後病情受控。

她謂自己讀心理學,又參與過精神病患的研究,能鼓勵父母放開心懷,今天他們對ADHD抱住平常心,更樂意跟人分享。

弟弟已接納自己要和ADHD共存,他今天比之前快樂了很多。

轉化遊戲

她笑謂建立平台,也是自己實現夢想的第一步。

一來我是很擅長設計手工,故想到用遊戲滲入心理學知識!

她把生氣的情緒理念變成這個「趕走生氣籃球機」,讓小朋友明白生氣可以有很多解決方法。

其專頁上有她構思的「趕走生氣籃球機」,只是把鞋盒、膠杯和雜誌紙等製作,讓孩童具體感受自己生氣狀態,及方便家長跟他們找出適當的方法,減少負面行為。

這些方法都有心理學理論,而玩具上面寫上最簡單的表述:我覺得……因為……

不要看輕這一句話,若一個人生氣,能向對方清晰表達,已可把心情穩定下來。

另外,她自創過一副極可愛的「情緒百變拼圖」,1月時曾帶到柬埔寨珠山的山區小學和湖南作義教之用,同時為柬埔寨學校老師即席用簡單物料創作音樂、體育、美術教具,加入情緒教育元素。

今年1月她分別把教材帶到柬埔寨珠山的山區小學義教。(黃建輝攝)

她義教時即席設計的英文教材。(受訪者提供)

「以下是情緒百變拼圖」玩法︰

1.拼合表情

在專頁下載A4拼圖檔案,列印並協助小朋友一起剪出五官、眼淚圖案;在鏡子前指揮小朋友擠眉弄眼,擺出各種不同情緒下的相應表情,邊看鏡子邊用拼圖在紙碟上拼出鏡中表情。年紀較大的小朋友可以使用畫筆繪畫表情,讓拼圖更千變萬化,能夠拼出「複合情緒」(complex emotion),例如羞恥、悔恨。期間家長可鼓勵孩子加入毛絨球,毛絨鐵絲等材料,以豐富小朋友的視覺、觸覺刺激(感覺統合元素),例如以毛絨鐵絲作眉毛。

她謂親子可以一起玩拼圖,並互相分享。(受訪者提供)

2.表達感受

小朋友的的語言表達在1歲至2歲會有明顯的進步,兩歲後便可以組成較豐富的句子,但由於內心感受比較抽象難表達,父母可以用簡單問題、或是教導小朋友使用簡單句式「我感到生氣(情緒詞彙),因為哥哥搶我玩具(事件)」,引導小朋友用言語形容感受、舉出簡單原因。

記者:胡麗珊